委蚀泊

在写了,在写了。
Mr. Moustafa - Various Artists

#周精选#
电影配乐专题第三期,本周是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。

一座童话城堡般的饭店,以粉蓝白为主色调,像是由奶油曲奇搭建而成,坐落在欧洲,也坐落在一个古典优雅的时代。动乱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,这座城堡一般的饭店见证了许多事,这些事荒诞而黑暗,它们装在如蛋糕盒一般甜美的城堡中,像是一场闹剧,又像是一场梦。

古斯塔夫先生,饭店礼宾员。完美主义,爱喷古龙水,喜欢诗歌,绅士而优雅。他管理着这座主人为迷的大饭店,为客人提供一流服务,并且悉心教导他的门徒。因为情妇的去世,他被卷入了遗产纠纷中,后来又被情妇儿子用盗窃名画罪指控入狱,逃狱的他回到饭店,战争已经爆发,他虽继承了情妇巨额的财产,却在旅行途中为保护门童被射杀,古斯塔夫先生传奇的一生,最后结束在一颗子弹上。

零·穆斯塔法先生,正是古斯塔夫先生用生命去保护的门童,不过他现在已两鬓斑白满脸皱纹,并且继承了古斯塔夫先生的所有财产,包括这座布达佩斯大饭店。隔段时间穆斯塔法先生会回到饭店,住在他还是门童时居住的小房间。他是故事的见证者、经历者,也是转述者。

偶然的机会,作家和有故事的人相遇,由此开始了第一层转述,接着作家将它写下来,姑娘于雪天在长椅上坐下阅读,镜头又拍下她阅读的影像,至此电影完成了四层转述。转述处在不同时代,电影的画幅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,甚至连色调都有变化,这是导演在画面上的用心。构图对称,甚至连剧情结构也对称,安德森导演被称为处女座导演的表现也就在这儿了。

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是一部文艺剧情片,但处处透露的黑色幽默气息让它注定不是简单的文艺片。电影的幽默并非需要由演员口中的文字表达,而是大部分运用了电影语言。比如人物有时略显僵硬的动作,重复多次的行为,人物面无表情语速极快的说台词时,无论台词怎样,都让观众忍俊不禁。

电影的幽默同时也通过配乐完美体现。音乐中几乎都是弹奏和拉奏乐器,拉奏凸显了一份优雅,而弹奏又透露出这份优雅中并不乏幽默荒诞。乐曲中充满了小调,听起来诙谐而古怪;背景中若隐若现的walking bass,仿佛是一位绅士却走着小丑的步伐。音乐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优雅与荒诞的对比,甚至在后段用了很多离调音更加突出这一主题。
轻灵、浪漫,却又泛着点神经兮兮,穆斯塔法先生走进饭店,走进自己处在最黑暗时间的记忆,他和古斯塔夫先生,曾经就像是在乱葬岗上舞蹈,却从不曾染脏自己的皮鞋。

在穆斯塔法先生故事的最后,年轻的作家问他为何要斥巨资买回这个本该移交公有,且再不盈利的饭店,是否为了保留他和古斯塔夫先生世界的联系。穆斯塔法先生否定了他的说法,他称留着饭店是为了他心爱的姑娘阿加莎,她曾经也许是市里最好的蛋糕师姑娘,她的蛋糕连检查食物的狱警都不忍心破坏,可她最后却死于一场现在看起来无足轻重的流感。每当零和阿加莎同框时,她有胎记的侧脸便会被隐藏起来,阿加莎是穆斯塔法先生心中最美的存在,而零和阿加莎在蛋糕盒子里拥抱的镜头,也许是观众心中最美的场景。

欧洲某个充满着人文主义的优雅的时代,那个由诗歌和古龙水组成的世界,随着古斯塔夫先生的离去而消逝。或者就如穆斯塔法先生所说,在古斯塔夫先生到来前已经逝去了,它被埋没在战争中,被埋没在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中,然而古斯塔夫先生用了不起的光辉留住了那份幻像。

古斯塔夫传奇的一生,为了保护自己的门童,被一颗子弹结束,可是就如他自己所说:你看,在这野蛮的屠宰场,仍有一丝文明的微光,这就是人性。

晚安。
——第一百二十三期

评论

热度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