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蚀泊

在写了,在写了。
Million Voices - Various Artists

#周精选#

电影配乐专题第五期,本周是《卢旺达饭店》。

在输入法上打出“卢旺达”,第一位的词语是“饭店”,第二位便是“大屠杀”。电影《卢旺达饭店》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屠杀的,真实的故事。

卢旺达曾经是比利时的殖民地,在比利时统治时期,原住民被人为的分为两个民族:胡图族和图西族。少数的图西族人在殖民者的分配下管理多数的胡图族人,权利膨胀,民族积怨便不断加深。而比利时人离开时,又将政权交给了胡图族,似是故意挑起争端。殖民主义的种子最终结出了恶果,1994年4月,这场举世震惊的民族屠杀事件发生了。

卢旺达大屠杀,是胡图族对图西族的一场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。在这场大屠杀中,有近一百万当地平民死亡,十名维和人员牺牲,两名总统遇难,平均十秒钟,就有一个人遇害。

电影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。男主人公保罗原来在一家外事饭店工作,灾难发生时他正在一家豪华饭店当经理。保罗是胡图族人,而他的妻子塔娜莎和其他家人,都是图西族人。

电影对冲突的刻画简直令人心悸。从货箱中掉出的砍刀,到被强行掳走的邻居,最后到“砍掉高树木”的口号;战争的爆发并非突然的,而是有一种恐慌在不断不断地发酵,甚至对屏幕外的观众也造成了一定压迫感。

卢旺达的惨剧中,并非无人介入。联合国的人和大批记者都入住了饭店,但因为总统的意外死亡,这一切都显得毫无用处。联合国难民营也不肯为他们提供去处,越来越多的图西族人进入饭店避难,保罗的饭店成了活生生一个避难所。

不久,有外国的军队来接人们离开卢旺达,不出所料,他们只接走自己本国的人。在滂沱大雨和泥泞的小道上,神父请求带孩子走,然而被明确的拒绝。保罗深知没有人会来救他们,他让神父坐上了离开的车,又让所有来到此地的难民进入了饭店。

上帝闭上了眼睛,保罗却张开了温暖的臂膀。这段场景是整部电影最悲伤,最直击人心,却也是最美丽的镜头。童声合唱衬托着人们境遇的悲凉,而保罗的人性显然成为了战火与血泪中最美的景象。

童声合唱在电影的高潮部分响起,在大雨中响起,在满载白人的车开走时响起。那些幼小的声音明亮又纯洁,本不应该经历战争的摧残;“太阳何时再度升起,谁再次向我们展现它 ”,孩子们的呼唤,往往是最催泪的。

除了电影中截取的一部分,歌曲还有男声独白似的歌唱。声音平静却沧桑,低音时甚至略带喑哑,几乎再现了男主人公在面对种种惨像时,心中的震惊与悲哀。破旧吉他的声音加重了情感,与男声相得益彰,在悲吼中发出了最后的抒情,“卢旺达,卢旺达,我想要为卢旺达弹吉他!”

在电影的后半段,酒店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得到了海外签证,可以在联合国部队的保护下离开,却没想到胡图族人袭击了联合国的车队。离开的路艰难重重,一行人出发又返回,又再次踏上启程的路,最终在图西族民兵的帮助下,一千两百六十八条生命到达了图西族的营地,他们获救了。

在殖民主义者刻意的挑起争端,本国人民间毫无意义的战争后,留下的只能是卢旺达尸痕遍野的惨像,和难以挽回的损失。在这张举国灾难后,国家损失了劳动力,农业生产一时难以恢复,本就脆弱的社会经济一蹶不振,无谓的民族战争什么也没带来,只留下了对整个国家难以治愈的伤痕。

无谓的民族战争什么也不会带来,只能留下对整个国家难以治愈的伤痕。

——第一百二十五期

评论

热度(3)